關于關于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表現的題目有哪些,“關于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表現”的答案是什么。
1、一氧化碳中毒表現()
- A:口唇發紺
- B:口唇櫻桃紅
- C:口唇蒼白
- D:口唇顏色不變
- E:口唇黑色
答 案:
2、關于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表現,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癡呆狀態
- B:精神意識障礙
- C:淺昏迷
- D:大腦皮層局灶性功能障礙
- E:錐體系統損害體征
答 案:
3、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改善組織缺氧,首選
答 案:
4、一氧化碳中毒().
- A:呼吸緩慢
- B:喉頭水腫
- C:肺水腫
- D:呼吸困難
- E:呼吸杏仁味
答 案:
5、一氧化碳中毒
答 案:1.現場基本情況調查 調查人員到達中毒現場后,應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況,調查現場中毒者及相關人員,了解中毒事件發生的中毒人員接觸毒物的時間、地點、方式,中毒人員姓名、性別、工種、中毒的主要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及搶救經過。就事件現場控制措施,中毒患者人數統計,急救處理,救援人員的個體防護,現場隔離帶設置、人員疏散等提出建議。2.現場空氣采樣檢測 一氧化碳濃度增高和(或)患者血中碳氧血紅蛋白(HbCO)濃度大于10%。一氧化碳的現場空氣樣品檢測設備均帶有采氣裝置,爭取采集中毒環境未開放前的空氣樣品,必要時可模擬事件過程,采集相應的空氣樣品。檢測方法可使用CO檢氣管定性或半定量測定,或使用不分光紅外分析儀定量測定(參照GBZ/T 160.28-2004,GB3095-1996,GB/T18204.23-2000)。
解 析:1.現場基本情況調查 調查人員到達中毒現場后,應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況,調查現場中毒者及相關人員,了解中毒事件發生的中毒人員接觸毒物的時間、地點、方式,中毒人員姓名、性別、工種、中毒的主要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及搶救經過。就事件現場控制措施,中毒患者人數統計,急救處理,救援人員的個體防護,現場隔離帶設置、人員疏散等提出建議。2.現場空氣采樣檢測 一氧化碳濃度增高和(或)患者血中碳氧血紅蛋白(HbCO)濃度大于10%。一氧化碳的現場空氣樣品檢測設備均帶有采氣裝置,爭取采集中毒環境未開放前的空氣樣品,必要時可模擬事件過程,采集相應的空氣樣品。檢測方法可使用CO檢氣管定性或半定量測定,或使用不分光紅外分析儀定量測定(參照GBZ/T 160.28-2004,GB3095-1996,GB/T18204.23-2000)。
6、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表現是
- A:大汗
- B:惡心、嘔吐
- C:心悸乏力
- D:意識障礙
- E:皮膚口唇呈櫻桃紅
答 案:
7、人類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與一氧化碳結合
- A:血紅蛋白
- B:蛋白質
- C:白細胞
- D:無機鹽
答 案:A
解 析:A本題考查生理常識。一氧化碳中毒機理是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組織窒息。對全身的組織細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對大腦皮質的影響最為嚴重。故本題答案為A
8、下列哪項不是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指征?
答 案:
9、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 )。
- A:立即脫離中毒環境
- B:氧療
- C:降低腦代謝
- D:促進腦細胞功能恢復
- E:防治并發癥
答 案:B
解 析: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治療方法為高壓氧艙治療(氧療),促進腦細胞功能恢復。
10、治療重度一氧化碳中毒首選的氧療是
- A:高壓氧艙
- B:面罩吸氧
- C:人工呼吸
- D:呼吸新鮮空氣
- E:鼻導管吸氧
答 案:A
11、下列哪項不是一氧化碳中毒的表現()
- A:昏迷
- B:發紺
- C:抽搐
- D:精神障礙
- E:頭暈
答 案:
12、一氧化碳中毒最具特征的表現是()
- A:頭痛、頭暈
- B:四肢乏力
- C:口唇黏膜呈櫻桃紅色
- D:惡心、嘔吐
- E:昏迷
答 案:
13、一氧化碳中毒可引起
- A:低張性缺氧
- B:循環性缺氧
- C:組織性缺氧
- D:血液性缺氧
- E:細胞性缺氧
答 案:
14、簡述一氧化碳中毒機理
答 案:
15、一氧化碳中毒可引起()
- A:碳氧血紅蛋白血癥
- B:組織缺氧
- C:溶血
- D:貧血
答 案:
16、中度以上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表現是
- A:頭痛
- B:嘔吐
- C:皮膚黏膜呈櫻桃紅色
- D:瞳孔對光反應遲鈍
- E:呼吸不規則
答 案:
17、關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錯誤的是
- A:口唇黏膜呈櫻桃紅色
- B:在密封環境中含碳物質因不完全燃燒可產生一氧化碳
- C:一氧化碳是室息性毒物
- D:一氧化碳中毒時會把血紅蛋白的二價鐵氧化為三價鐵而產生毒性作用
- E: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組織缺氧
答 案:
18、一氧化碳中毒的途徑是
- A:消化道吸收
- B:皮膚接觸
- C:呼吸道吸入
- D:注入吸收
- E:經泌尿道吸收
答 案:
19、一氧化碳中毒的毒理是()
- A:CO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大
- B:碳氧血紅蛋白的解離度比氧合血紅蛋白慢
- C:CO濃度過高時可直接抑制細胞內呼吸
- D:還原血紅蛋白增多加重了組織缺氧
- E:腦血管先擴張后痙攣而致腦水腫
答 案:
20、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療原則
答 案:
精彩評論